1、12月6日,敦煌研究院与东京艺术大学举办线上交流活动,回顾30多年来中日在敦煌文物保护研究领域的合作历程,并发表联合宣言,提出双方将在疫情过后重启交流合作,共同举办学术活动和展览,继续联合培养人才。敦煌研究院与东京艺术大学的合作是中外敦煌合作成功范例,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与东京艺术大学的合作,是敦煌研究院诸多国际合作中持续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最为成功的范例之一”。
2、日本是国际敦煌学重镇之一,很多日本人都对敦煌抱着热爱、崇拜的感情。曾任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的侯黎明,在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次带日本参访团进入莫高窟时说过,“日本人走进洞窟,要脱鞋、打躬作揖,恭敬的态度吓了我一跳”。日本如此看重敦煌,是为了文化寻根。日本在大化改新之后全面引进唐文化,唐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深刻且延续至今。敦煌地处中原和西域的交汇之处,中原地区历经王朝变换,致使唐代遗迹遗存所剩不多,而敦煌却保留了大量唐代文化遗存。对日本来说,敦煌学不止是对敦煌的研究,也是对日本文化源头的探寻。
3、曾任东京艺术大学校长的平山郁夫曾临摹过奈良法隆寺壁画,他到敦煌观摩壁画后立即断定这些壁画就是日本壁画的源头。80年代初,平山每年带一批东京艺术大学学生到敦煌看看,并与时任院长段文杰达成协议,把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才派往日本培养,由此开启了敦煌研究院和东京艺术大学之间长达30多年的合作。
4、中日敦煌学同时起步,但日本敦煌学早期发展很快,研究水平远超中国和起步更早的欧美。日本敦煌学发展比中国更快是因为学术机构资金雄厚,相比欧美,日本学者汉文基础更好,因此更快拿出了学术成果。中国学者也承认在敦煌学研究方面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存在差距,当时就有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中国学术界自上世纪80年XX始积极向日本取经。担任过中国首任日本史学会会长的南开大学教授吴廷璆,曾请日本教授藤枝晃到中国讲学,他在介绍藤枝晃时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此话后来被讹传为藤枝晃所说,成了一段公案。1998年,藤枝晃在北京参加学术会议,为了打消中日两国学者间的隔阂,季羡林在会上提出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曾任中国敦煌学会会长的北京大学荣新建教授在2005年专门撰文澄清了这段公案。
1、王者荣耀歌颂生命情感的多元内核与敦煌的XX、包容、向善的文化内核不谋而合,并希望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使命殊途同归,因这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开启了第三季的合作。在既有的皮肤设定之上,我们尝试用更XX的角度提炼出敦煌艺术美学的精髓,用艺术化的表现手法把壁画中的美学和精神宝藏用现代人“能听懂”“能看懂”的方式传递得更远一些。
2、追溯胡旋舞的历史,最早随康国乐进入中原,大致在北周天和年间至唐开元初,胡旋XX不断由西域诸国进献。不仅说明当时社会对胡旋舞的需求,同时也为胡旋舞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3、而“转圈儿”恰巧是人类和动物表达快乐的本能行为之一。挖掘到了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确认好情绪基调之后,我们又从视觉表达的角度展开了一下思路,?“圈”不仅是一个平面,还是可以是一个动态的,多位面,跨越空间和时间的形式表达。有了这个“圈”的线索以后,后续的视觉表达就有了方向。
4、企宣阶段,以“代号220”为线索,“圈”作为表现形式,引发用户猜想,随风砂砾消散的数字“220”让用户对220洞窟的内容产生兴趣的同时,也暗含着敦煌壁画消逝不可逆的含义。
1、各市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化和旅游局)、甘肃矿区文广新局,省广电总台,省局机关相关处室、直属有关单位,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各影视传媒类大专院校(院系):? ?
2、为做好庆祝XXXXX成立100周年主题宣传,落实国家XXXX“理想照耀中国”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公益XX品质提升行动”工作部署,根据省XXX《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省广播电视主题公益XX征集展播活动的通知》(甘广局媒发〔2021〕13号)要求,经全省各级广电行政部门、播出机构、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影视传媒类大专院校(院系)初评、推荐,省XXX评审委员会集中评审,评选出特别扶持项目7件(一类作品2件,二类作品5件),扶持项目(优秀广播作品类)10件,扶持项目(入围广播作品类)10件,扶持项目(优秀电视作品类)10件,扶持项目(入围电视作品类)10件,扶持项目(优秀文案类)5件,扶持项目(入围文案类)5件,扶持项目(优秀组织单位类)10个。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同时可在省局网站(网址:http://gdj.gansu.gov.cn/)通知公告栏目查询。
版权声明:本站谱子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分享,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