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步舞曲作于1779-1780年,原本是《D大调第十七嬉游曲》的第三乐章,后来常用作单独演出,是莫扎特著名的音乐小品之一,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改编曲。据说,本曲是为庆贺萨尔兹堡贵族罗比尼希的长子齐格蒙德从萨尔兹堡大学毕业而作,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小步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具有明显的十七世纪宫廷音乐风格。
2、乐曲采用三部曲式,D大调,小步舞曲速度,3/4拍,乐曲的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八度齐奏呈示(片段1),音乐优美典雅。随后出现的主旋律,宛如连绵不断的涓涓细流,柔和而舒展(片段2)。后来出现的中间部主题,以流畅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具有华丽而典雅的色彩。最后,乐曲再现第一部分,在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1、一天,父亲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他要儿子把这个乐谱送到剧院院长家里去,并说明这是专为他女儿创作的。不料,路上一阵大风,把莫扎特手里的乐谱刮跑了。他一面哭着,一面追赶着到处飘荡的乐谱。乐谱没有全找回来,这可怎么办呢?莫扎特跑到小伙伴家里,借来笔纸,自己写了首乐谱送去。第二天,院长带着女儿来拜谢,说莫扎特父亲的舞曲写得太妙了,他还让女儿把舞曲弹了一遍。莫扎特的父亲听后惊呆了。他说:“这不是我作的舞曲。”他转身问儿子,“这首乐曲是谁写的?”莫扎特只得说出原委。父亲听后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一把把儿子抱在怀里。
1、在莫扎特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列奥波尔得德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答道他正在作曲。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看过之后,发现这张乐谱不一般,他相信莫扎特将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作曲家,因此他开始指导莫扎特作曲并带领他XX演出。1760年,开始学习作曲。莫扎特一生漂泊劳碌。1762年的寒冬,年幼的沃尔夫冈与姐姐南内尔的欧洲巡演拉开序幕。莫扎特6岁时创作的5部作品:G大调小步舞曲(K.1); F大调小步舞曲(K.2); 降B大调快板(K.3); F大调小步舞曲(K.4); F大调小步舞曲(K.5)
版权声明:本站谱子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分享,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